前九月我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占GDP比重超一成 
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多元业态蓬勃成长,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共同勾勒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图景。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年1—9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GDP比重为10.3%。 
 
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发展总体向好,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强国内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从批发业看,1—9月,商务部重点联系商品市场利润额同比增长8.2%。从零售业看,商品零售额3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 
 
01 行业稳中有进 
批零行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多元业态蓬勃发展。 
 
在批发领域,不仅整体利润额增长可观,且结构优化明显。工业消费品类市场利润总额同比增幅高达17.9%,而生产资料类市场利润总额也实现了6.4%的增长。 
 
零售业态的表现则更为多元,限额以上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品牌专卖店、百货店等传统业态零售额均呈增长态势。 
 
其中,便利店业态表现最为抢眼,同比增长达到6.4%,专业店和超市分别增长4.8%和4.4%。 
 
更具活力的是新兴业态,仓储会员店、集合店、无人值守商店等新兴业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02 城乡市场同步发展 
城乡消费市场呈现出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客流消费稳定增长。 
 
城市商业稳中向好。1—9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4.3%和4.4%。 
 
全国210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625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涉及养老、家政、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社区居民1.29亿人。 
 
县乡市场活力凸显。1—9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城镇0.2个百分点。 
 
包括镇区和乡村的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38.8%,显示出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商务大数据显示,1—9月,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7%,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6%。 
 
03 以旧换新潜能释放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超76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26亿台;超8100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超8800万件。 
 
全国8.7万家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换购新车超1200万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5.3%,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5%,反映出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强劲拉动作用。 
 
老字号也在此波消费浪潮中焕发新活力。各地持续推进2025“老字号嘉年华”,举办特色活动220余场,实现直接销售38亿元,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169亿元。 
 
平台企业数据显示,1—9月,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堂食交易额同比增长23%。 
 
04 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壮大 
从更大范围的消费数据看,我国消费结构正在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6个百分点。 
 
其中,文体休闲服务、通讯信息服务、旅游咨询租赁服务、交通出行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表明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智能、绿色等新型消费持续壮大。9月份,智能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5%以上,节能洗碗机、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超10%,显示出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绿色化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 
 
零售新兴业态的增长曲线与城乡消费版图的变迁,正悄然重塑中国消费市场的面貌。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释放潜能,以及县乡市场、线上渠道的持续增长,批发零售业这把内需之火,有望烧得更旺。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动力,依然强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