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加速优化产能结构,“不卷价格卷价值”成为行业共识。具体情况如下:行业现状与问题: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锂电行业成为热门投资领域,企业及跨界玩家纷纷涌入,各地上马产能。但如今市场增速放缓,前期投建产能逐步释放,供需格局发生变化,导致产能闲置、价格不振、利润下行,行业从“卷产能”过渡到“卷价格”,企业普遍遭遇生存困境。优化产能结构的举措: 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发挥市场优胜劣汰调节机制,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是锂电行业短期应对供需错配的关键。目前,行业扩产已趋于谨慎,部分企业调整或终止扩产计划,如欣旺达、金浦钛业等。同时,政府也需发挥调控作用,在项目审批阶段进行筛选,避免盲目投资,从源头上遏制产能过剩。 技术创新驱动:从长远来看,通过技术创新升格竞争维度是破局的根本之道。各大电池厂争相通过技术、工艺或结构创新,打造明星单品,构建市场竞争优势。例如宁德时代推出神行、麒麟等系列电池产品;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突破续航与安全难以兼顾的行业瓶颈。材料环节的技术工艺也在持续推陈出新,如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具备快充性能的负极产品等受市场热捧。“不卷价格卷价值”成为共识的原因: 价格竞争的弊端:价格“内卷”不仅会导致企业利润大幅缩减,还可能使企业为节约成本而降低品质,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破坏行业整体诚信度,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价值竞争的优势: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产品性能和性价比,使技术指标领先的产品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更高的毛利水平。同时,随着锂电池应用边界的不断拓宽,包括储能、船舶等众多细分市场有待开发,企业通过聚焦价值创造,以标准化的大单品撬动规模效益、抢占毛利较高的海外市场,将有助于在全球市场中找准定位,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