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财报放盈利前景 定位AI时代Salesforce
企业级AI赛道的头部玩家,正跨越亏损窄门,迎向黎明曙光。
八月底,港股“AI平台第一股”第四范式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营收同比增长40.7%至26.2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71.2%至4370万元。
这份财报被多家机构视为业绩拐点的重要信号。
交银国际将公司目标价上调至81港元,大和证券也将目标价升至74港元,均维持“买入”评级。资本市场正用真金白银为这家最具“Salesforce相”的中国AI企业投票。
01 业绩拐点:高增长与亏损收窄的双重利好
2025年中报显示,第四范式营收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达40.7%。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调整归母净亏损仅437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71.2%。
这一趋势验证了公司在规模化扩张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平衡成效。
亏损收窄的背后是经营杠杆的显现。研发投入规模效应在今年得到充分体现,研发费用率降至34.0%,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三项主要费用加总的占收比从58.2%下降至44.5%,展现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02 业务引擎:先知AI平台成为增长主力
第四范式的核心业务“先知AI平台”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收入21.49亿元,同比增长71.9%,占总收入比重已达81.8%。
该平台通过低门槛、低成本的AI建模过程,实现AI应用的规模化落地。目前该平台上构建的模型数已超过10000个。
“AI Agent+世界模型”的技术路径成为驱动增长的关键。
这一组合深入港口、法律、医疗、制造等传统行业的高价值场景,提供能产生实际效益的AI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客户实现业务价值的持续释放。
用户指标印证了平台价值:2025年上半年,标杆用户平均收入达到1798万元,同比增长率高达56.6%。
03 生态扩张:“AI+X”布局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第四范式正持续推进“AI+X”战略,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于更多行业领域。
在AI+储能领域,公司聚焦电力交易策略优化和电站智能运维,利用能源行业数据模型积累解决行业痛点。
公司与海博思创成立合资公司,融合AI与储能系统各项技术,预测电网供需波动、优化储能场站充放策略。
消费电子业务成为新的亮点。
公司推出的Phancy品牌已与合作伙伴推出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多款消费电子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范式正在构建一个智能终端设备生态圈。
五月份,公司宣布与华为鸿蒙及海思芯片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AI+操作系统+核心芯片”一体化的智能硬件解决方案。
04 对标巨头:中国版Salesforce的成长路径
多家券商在研报中指出,第四范式可对标国际软件巨头Salesforce和Palantir。
Salesforce专注于客户关系管理(CRM)领域,是知名的SaaS公司;Palantir则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提供数据集成、搜索、管理、协作等大数据功能。
相似的基因,不同的赛道。
第四范式与这些海外巨头一样,都以核心生产要素解决企业关键痛点为切入点,逐步构筑产品壁垒。
根据IDC调研,第四范式的先知AI平台自2018年起连续五年稳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
估值差距彰显成长空间。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Salesforce和Palantir 2024年预期PS分别为8.04x和20.60x,而第四范式同期预计PS仅为4.2x,显示公司估值可能存在低估。
05 盈利前景:政策东风与资金储备双轮驱动
八月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为AI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这一政策将直接利好第四范式的业务拓展。公司已在AI+储能、Phancy消费电子等领域布局,展现了其把握趋势的能力。
充足的资金储备为未来增长提供动力。
根据公开信息,第四范式在半年内通过配售募资共27亿港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具身智能等研发投入和潜在并购机会。
多家机构对第四范式实现盈利持乐观态度。
交银国际维持公司2025年扭亏、2026年实现微盈利的预期。ETNet数据显示,市场预计第四范式2025年将实现净利润1958万元,2026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2.79亿元。
回顾Salesforce的发展历程,从1999年创立时单一的云计算CRM服务,到如今成为市值2700亿美元的企业服务巨头,其核心正是通过持续的产品演进与平台化扩张,抓住了企业数字化浪潮。
第四范式正走在类似的路径上。
从先知AI平台到SHIFT智能解决方案,再到式说AIGS服务,其产品矩阵日益完善,生态边界不断拓展。
随着国家“AI+”政策的推动和企业AI应用需求的持续释放,第四范式有望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平台优势,开启属于中国AI平台软件的黄金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