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地育儿补贴提标细则出台,三孩家庭每年可领1万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项关于生育补贴的细则正引发广泛关注。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率先在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基础上出台差异化补贴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发布育儿补贴提标细则的地区。
根据鄂尔多斯市卫健委发布的《鄂尔多斯市育儿补贴申领倡议书》,该市育儿补贴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不进行叠加。
其中,一孩、二孩仍执行国家育儿补贴标准(3600元/年),而三孩在国家标准基础上额外获得市级补贴,每年补贴总额达到1万元(即国家3600元+市级6400元),发放至孩子年满3周岁。
01 政策背景:国家补贴基础上的地方加码
今年7月28日,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公布,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所有符合政策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获得3600元育儿补贴。
该国家方案同时明确,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自行承担。
鄂尔多斯市在此国家统一标准基础上,率先推出了差异化的提标政策,成为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后首个出台地方提标细则的城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对此评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基础上,各地因地制宜出台补贴政策是符合国情之举。
02 鄂尔多斯补贴细则:就高不就低与新旧衔接
鄂尔多斯市的育儿补贴新政采用了 “就高不就低”的发放原则,确保群众能够享受到最优补贴标准,同时避免重复领取。
对于已经享受过本地育儿补贴的家庭,新政策也做了周到安排:截至目前已领取过鄂尔多斯市二孩、三孩育儿补贴的家庭,可在“蒙速办”、“微信”、“支付宝”等渠道申请国家育儿补贴,通过后将补齐二孩家庭差额600元。
此外,倡议书还提醒,在2025年3月31日前提交过线下育儿补贴申请的居民,可重新通过线上渠道提交申请,以简化后续流程,提升办理效率。
03 政策衔接:地方探索与国家制度的融合
鄂尔多斯并非首次推出育儿补贴政策。早在2023年12月,该市多部门就印发了《鄂尔多斯市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十二条配套措施》。
当时规定,对按政策生育二孩的家庭发放6000元育儿补贴(每年3000元,发至孩子2周岁),生育三孩的家庭发放30000元育儿补贴(每年10000元,直至孩子3周岁)。
国家政策出台后,地方如何衔接成为关注焦点。今年7月30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郭燕红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做好政策衔接,保障群众利益。
她表示,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制度有序衔接。
04 内蒙古其他地区的补贴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内,不止鄂尔多斯市推出了育儿补贴政策。呼和浩特市今年3月就发布了更为慷慨的育儿补贴细则。
根据呼和浩特的规定,从2025年3月1日起,该市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可一次性领取育儿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
生育三孩及以上更可获得育儿补贴10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这意味着呼和浩特市的三孩家庭累计可获得的补贴金额远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鄂尔多斯市的补贴额度,但发放周期更长。
05 政策展望:从经济支持到生育友好型社会
育儿补贴政策只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一部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坤指出,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的育儿补贴标准各不相同,总体上看,每孩每年获得的补贴占该国人均GDP的比例通常在2.4%到7.2%之间。
参考这一比例,我国的育儿补贴标准还有调整空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茅倬彦认为,育儿补贴制度在缓解育龄家庭现实困境、稳定生育预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不是“万能钥匙”,应与产假、托育、教育、住房等政策形成联动。
从国家层面3600元的统一补贴,到鄂尔多斯市三孩每年1万元的差异化政策,再到呼和浩特市三孩10万元的重磅激励,育儿补贴政策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支持体系。
未来,随着更多地区跟进出台相应细则,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将逐步缓解育龄家庭的现实困境,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