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省份经济“三季报”出炉 长三角表现突出
全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地区正以强劲的发展动能书写着耀眼篇章。
10月31日,随着西藏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全国31个省份2025年经济“三季报”已全部出炉。
从各地经济总量看,广东、江苏突破10万亿元大关,继续领跑全国;山东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
区域经济格局呈现新变化:经济大省支撑作用显著,中西部省份增速加快,而长三角地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三省一市GDP合计约25.18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约24.81%。
01 经济总量:广东江苏领跑,十省超4万亿元
前三季度,我国GDP总额达到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从各地经济总量看,广东、江苏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GDP突破10万亿元的省份,分别达到105176.98亿元和102811.0亿元,排在前两位。
山东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
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分列第四位至第十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GDP排名前十的省份,GDP均超4万亿元。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2万亿元,同比增长4.1%。
尽管增速相对较低,但广东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4%、6.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3.8%。
02 增长动能:西藏湖北表现亮眼,中部地区加速崛起
从经济增速看,西藏以7.1%的增速领跑全国,甘肃紧随其后为6.1%,位列第二,湖北则以6%的增速排在第三。
湖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4875.62亿元,同比增长6.0%。
这一增速高于全国同期0.8个百分点,保持了好于同期、高于全国、大省领先、中部领跑的竞进态势。
湖北的增长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达6176.9亿元,同比增长25.3%,大幅高于全国21.3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前三季度地区经济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的趋势。总量上,广东和江苏仍是领跑者,经济大省支撑作用显著。增速上,中西部省份在积极追赶,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断增强了内生动力。”
03 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全面跑赢全国平均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三季报”表现尤为突出。
从增速看,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4%、5.7%、5.4%、5.5%,均跑赢全国增速。
从总量看,三省一市GDP合计约25.18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约24.81%,凸显了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上海市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同比增长5.5%。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
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江苏省虽然在各省份中经济总量位居第二,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前三季度,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9万亿元,同比多增5505亿元,居全国第一。
04 增长引擎:创新驱动与投资活力
长三角地区经济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创新驱动和投资活力的持续释放。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依群分析,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表现亮眼,一是出口带动作用明显。
二是经济转型激发增长潜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电子通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速,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动。
三是消费拉动作用保持稳定,为稳定地区和全国消费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北省的例子更为具体地展示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0.9%。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圆片、光电子器件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电脑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锂离子蓄电池“新三样”到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创新药组成的新“新三样”,湖北的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民间投资的市场信心持续恢复。
河北省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增长5.6%,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指出:“民间投资增速是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近年河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厚植投资兴业沃土,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05 四季度展望:巩固向好势头
面对四季度的关键阶段,各省份正多措并举,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刘向东表示,各省份仍需要加力提振消费,加速释放服务消费潜能,激发新型消费活力,畅通就业、收入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同时,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民间投资,释放投资对稳定增长和优化供给的关键作用。
此外,还需要积极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使其释放出澎湃发展的新动能。
张依群分析,要稳住投资消费“动力盘”,全面稳定市场良好预期。
同时,也要稳住创业、创新“发展盘”,继续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加大国家基础研发投入,更好运用加计扣除、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数据同样印证了经济向好态势:前三季度,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9万亿元,居全国第一。
湖北省前三季度新增贷款637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经济的江河奔腾不息,区域发展的动力与格局在数据背后悄然重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