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都高学子勇夺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铜牌
实验台前的日夜奋战,试管中的梦想绽放,一枚沉甸甸的铜牌见证了他不凡的化学征程。
近日,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在安徽合肥落下帷幕,这场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安徽省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共同承办的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608名优秀学子参与。
在这场全国最高水平的化学竞赛中,都高学子凭借扎实的化学功底和稳定的发挥,勇夺铜牌,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01 赛事盛况:群英荟萃的化学擂台
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于2025年10月24日至2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这场历时6天的竞赛不仅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更是一次化学英才的聚会。
组委会为参赛选手们精心安排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教授们带来了人工智能机器化学家、金属有机框架、离子交换膜、氢能、纳米化学等领域的前沿动态。
决赛包含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大环节,全面检验选手们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10月29日上午,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举行,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陈军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院士,安徽省化学学会理事长俞书宏院士等嘉宾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02 激烈角逐:金银铜牌各归其主
本届决赛竞争异常激烈,共产生金牌208名、银牌248名、铜牌152名。获奖总数达608名,与参赛人数基本持平,可见竞争之激烈。
为鼓励更多女生参与化学奥林匹克活动,本届决赛继续设立最佳女选手奖,来自湖北省的周盼盼同学摘得此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组队参加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参赛选手取得了优异成绩,标志着这项全国性赛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从全国范围看,浙江省在本届化学奥赛中表现尤为出色,共获得28枚金牌,位列全国首位。河南省代表队也表现突出,收获6枚金牌、15枚银牌和3枚铜牌。
03 成功之路:铜牌背后的付出与坚持
都高学子能够在这场全国顶尖水平的学科竞赛中夺得铜牌,实属不易。这枚铜牌背后,是日夜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一项青少年科普活动,也是国内化学科学领域参赛人数最多、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科学赛事活动。
都高学子从省级初赛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决赛的入场券,再到全国决赛中与顶尖选手同台竞技并最终获得铜牌,这一路的成长与收获已经远超奖牌本身。
在备战过程中,都高学子不仅需要掌握深厚的化学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未来之路:从竞赛到科学人生
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宗旨是“促进化学学科发展、帮助化学人才成长”,这与都高学子参与竞赛的初心不谋而合。
获得化学奥赛奖项的学生,将在今后的升学和发展中获得更多机会。这项赛事成绩已成为强基计划破格录取的核心依据,近三年生物竞赛国家集训队选手中超90%进入顶尖高校深造。
自2022年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合作伙伴,对本项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双方将在化学竞赛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展开合作,为获奖学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明年,第40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将在上海举办,由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同承办。
新的赛场已经铺就,更多化学少年正摩拳擦掌。
对于都高学子而言,这枚铜牌是终点更是起点——它见证了一段奋斗的青春,也预示着一个在化学世界里继续探索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