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悦服务董事会重大调整,王晓松辞任非执行董事
曾被视为“新城系”权力核心人物之一的王晓松,正逐步退出关联上市公司管理层。
10月27日,新城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01755.HK)发布公告称,自当日起,王晓松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同时吕小平和陆忠明也一并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
这位新城控股的董事长兼总裁,不再于这家关联物管公司担任任何董事职位。
随着吕小平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陆忠明不再担任审核委员会成员,新城悦服务董事会也公布了新的任命:戚小明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姜旭之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
01 董事会重组
10月27日的新城悦服务公告揭开了董事会重大调整的序幕。
三位非执行董事同时请辞,不仅改变了董事会构成,也标志着“新城系”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除了王晓松外,吕小平和陆忠明也一同辞任。公开资料显示,王晓松是“新城系”核心公司新城控股的董事长兼总裁,同时也是新城发展的董事长。
与此同时,新城悦服务董事会也公布了新的委员会组成。
根据公告,戚小明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而姜旭之则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填补了因董事辞职而留下的空缺。
02 暂停交易的股票
在这场董事会变动之前,新城悦服务的股票已经处于暂停交易状态。
公司股份自2025年4月1日上午九时起于香港联交所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这一停牌状态已经持续了近七个月,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截至停牌前,新城悦服务股价停留在2.80港元,市值约24.4亿港元。
这一数字较2021年公司超过220亿港元的高点,市值已缩水近九成,反映出公司近年来面临的经营挑战。
03 背后隐情
这场高层人事变动并非毫无征兆,一切要从新城悦服务未能如期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说起。
3月31日,新城悦服务发布公告称,因发现与关联方存在资金往来事项,已启动内部调查,需核数师进行额外审核程序,年报发布因此延迟。
随后的4月1日,公司正式停牌。
经过数月调查,新城悦服务于9月30日披露了详细调查结果:2023年至2024年期间,在新城控股员工请求下,新城悦服务累计向其拆借资金达69.7亿元。
这一巨额资金拆借行为,具体来看,2023年为18亿元,2024年更是高达51.7亿元。
调查结果显示,该行为由新城控股管理人员与新城悦服务时任执行董事杨博策划,并有多名员工协助进行。
对此,新城悦服务董事会已于9月30日起罢免杨博的执行董事及首席运营官职务。
04 资金往来脉络
新城控股在10月1日发布的一份更正公告中,确认了2024年从新城悦服务拆入资金51.7亿元,并声称已在当年偿还完毕。
公告中特别强调,双方关联关系为“受同一最终最终控制方控制”。
进一步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的相关资金均于当月或次月归还,年末余额均为零。
对于这些巨额资金拆借的原因,新城悦服务在公告中列出了四点解释。
一是新城控股面临严重现金流压力,需要短期资金填补缺口,以确保物业交付;
二是物业板块现金流稳定,具备资金输出能力;
三是业务高度依赖母公司,过去三年约六成管理收入来自新城控股开发项目;
四是相关人员出于职业考量,试图通过资金支持保障项目交付,维系自身业务连续性。
05 新的董事会结构
随着王晓松等三人的辞任,新城悦服务董事会也完成了重组。
截至公告期末,新城悦服务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戚小明、吴倩倩,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张燕、朱伟和姜旭之等五人。
这一新的董事会结构,标志着新城悦服务正式告别了由王晓松等“新城系”核心人物主导的董事会时代,迎来了一个更加精简的治理结构。
然而,公司股票继续暂停买卖,使得这一高层变动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新城悦服务在港股的停牌状态仍在持续,24.4亿港元的市值冻结在2.8港元的股价上。
而王晓松虽然辞去了新城悦服务的非执行董事,但他作为新城控股董事长兼总裁的角色并未改变,他的目光或许已回归到更需要他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