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斯克律师炮轰OpenAI重组:将官司打到底 围绕人工智能发展道路的价值观冲突,正通过法律战的形式在法庭上激烈上演。
 
 埃隆·马斯克的法律团队与OpenAI之间的战争再次升级。在OpenAI宣布完成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性结构的重组后,马斯克的律师马克·托贝罗夫公开抨击这一转变,并誓言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挑战OpenAI的转型。
 
 这场法律斗争不仅关乎一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更牵动着整个AI行业的发展方向。
 
 01 重组引爆:OpenAI转型,马斯克法律团队强烈抗议
 10月29日,OpenAI宣布已完成公司重组,将其27%的股份授予长期支持者微软,同时确保非营利部门继续掌控营利性业务。
 
 这一转型使OpenAI成为一家公益公司,实现了CEO萨姆·奥特曼长期以来的目标。
 
 马斯克律师团队的反应迅速而激烈。托贝罗夫在10月30日的声明中指责加州和特拉华州的总检察长没有阻止OpenAI的重组,并称“总检察长们不能通过一份仓促达成的协议来为OpenAI的非法行为洗白”。
 
 02 法律攻防:从合作者到法庭上的死敌
 马斯克与奥特曼的关系已从曾经的商业合作伙伴演变为法庭上的死敌。
 
 自2023年以来,双方就一直就OpenAI的未来在法庭上争斗不休。
 
 这场法律纠纷的核心在于双方对AI发展路径的根本分歧。马斯克指控奥特曼背离了OpenAI作为慈善机构的创始原则。
 
 而奥特曼则谴责马斯克的诉讼是“利用法律体系作为工具以拖慢竞争对手”。
 
 美国地方法官伊冯·冈萨雷斯·罗杰斯已安排在2026年3月底对这起诉讼进行审判。尽管OpenAI已完成重组,但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明确表示,此次转型“不会对任何其他案件产生影响”,允许马斯克的诉讼继续进行。
 
 03 战略博弈:收购要约与反诉风波
 在这场法律大战的背后,还隐藏着一起巨额收购风波。
 
 今年2月,马斯克曾试图拉拢马克·扎克伯格共同以974亿美元收购OpenAI资产,但最终未能成功。
 
 OpenAI随后要求法官命令Meta提供与任何收购要约相关的文件及通信记录。
 
 而Meta则请求法官驳回该要求,并表示应直接向马斯克及其AI初创公司xAI获取相关文件。
 
 作为回应,OpenAI已于今年4月对马斯克提起反诉,指控他采取非法和不公平的手段破坏其重组计划。
 
 OpenAI在反诉文件中称,马斯克的收购要约是一场“骗局”,旨在“干扰OpenAI计划中的公司重组”。
 
 04 价值观之争:非营利理想与商业现实的碰撞
 这场法律斗争的核心矛盾在于:AI发展应该遵循非营利的公益路径,还是可以拥抱商业化的营利模式?
 
 马斯克方面认为,OpenAI转向营利性架构违背了公司最初开放共享的宗旨,并可能损害公众利益。
 
 而OpenAI则辩护称,重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竞争资本,“服务于开发通用人工智能,并能造福人类的使命”。
 
 OpenAI表示,公司需要筹集比想象中更多的资金来应对大公司在AI开发上投入的数千亿美元。
 
 在法庭文件中曝光的内部邮件显示,OpenAI领导层曾担心,如果马斯克被允许完全控制人工智能实验室,他将成为AGI(通用人工智能)的“独裁者”。
 
 05 前景展望:法律斗争与AI格局的重塑
 尽管马斯克的法律团队誓言将官司打到底,但专家分析认为,其诉讼成功阻止OpenAI重组的可能性很小。
 
 OpenAI的转型使其估值达到惊人的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独角兽公司。
 
 微软作为主要利益相关方,现在持有OpenAI 27%的股份,价值约1350亿美元。
 
 对于这场看似无休止的法律斗争,OpenAI发言人简洁地表示:“这些缺乏事实依据的指控只是马斯克持续骚扰行为的又一例证。这依旧是在浪费时间”。
 
 法律战的背后,实质上是两种AI发展理念的碰撞。马斯克坚守的非营利初心与OpenAI面临的资本现实,仿佛AI世界的两个平行宇宙。
 
 加州法院的庭审尚未开始,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争夺都已注定成为塑造人工智能未来格局的关键一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