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地产前三季度签约金额32.04亿元,三季度业绩下滑近半 房地产行业调整持续,这家背靠光明食品集团的老牌房企正经历业绩阵痛。
 
 光明地产最新经营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公司实现签约金额32.0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8.54亿元下降16.88%。
 
 签约面积同样不容乐观,同期签约面积为35.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2%。
 
 单看第三季度表现,业绩下滑幅度更为明显——7-9月签约金额仅7.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47亿元大幅下降48.81%,几乎腰斩。
 
 01 业绩持续承压
 光明地产的业绩疲软并非孤立现象。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公司已呈现“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半年报显示,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9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公司签约金额为24.12亿元,还保持了4.52%的同比增长。
 
 这意味着,第三季度的销售业绩急剧恶化,单季度签约金额仅7.92亿元,直接拖累了整体表现。
 
 房地产企业的储备项目直接关系到未来发展潜力,而光明地产在这方面同样面临挑战。
 
 2025年1-9月,公司新增房地产储备面积为0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的3.12万平方米相比下降100%。
 
 新开工面积也同样保持0平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
 
 02 行业背景与应对策略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调整的大环境下,光明地产并非个例。
 
 多数房企都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资金链紧张等共性挑战。
 
 面对行业逆风,光明地产正从多方面寻求突破。
 
 融资成本下降成为少数积极信号之一。据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通过长短期债务调整、高低息成本置换,公司的平均融资成本已从2023年的4.49%下降至2024年的4.23%。
 
 2024年7月发行的7亿元中期票据,票面利率仅2.53%,为公司历年债券发行价格新低。
 
 在业务布局上,公司坚持 “回归上海”战略,聚焦“深耕上海”的投资布局导向。
 
 2021年至今,公司已陆续在浦东新区三林保障房基地、浦东新区大团镇社区、临港新片区光明星城等区域投资布局了数个保障房、商品房项目。
 
 03 转型探索与未来展望
 为应对行业挑战,光明地产正在积极探索业务转型。
 
 公司已成立保障房事业部,重点加快浦东川沙六灶03-04地块、浦东惠南民乐L07-02地块的开发建设。
 
 同时,通过成立政府项目协调工作组,积极对接上海区域政府未来的保障房建设需求。
 
 代建业务成为公司转型的另一方向。
 
 公司正利用已有的专业团队与专业能力,推进在上海浦东三林、大团、云南昆明、江苏等地的代建项目拓展。
 
 在营销创新方面,公司通过全员营销、新媒体营销、联合物业营销等方式积极去化。
 
 分析光明地产近期业绩数据,其第三季度销售额大幅下滑48.81% 的表现无疑为公司敲响了警钟。
 
 从上半年尚且保持4.52%的签约金额增长,到前三季度整体下降16.88%。
 
 这种急剧转变反映出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脆弱性。
 
 房地产行业告别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如何在行业冬天生存并转型,是摆在所有房企面前的考题。
 
 对于光明地产而言,背靠光明食品集团的资源优势。
 
 如何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