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央企战新基金启航,首期募集510亿元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510亿元国家级基金锚定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国资央企打造战略新兴产业“新引擎”。
 
 中国国新联合北京市西城区10月29日在京举行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发布仪式,标志着这一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设立和管理的国家级投资基金正式启航。
 
 央企战新基金首期募集规模达510亿元,出资方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中国石油等14家中央企业和北京市西城区政府。
 
 该基金将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01 基金架构:长期资本的战略布局
 央企战新基金采用公司制形式运营,存续期限设计为13年,其中投资期5年,管理和退出期8年。
 
 根据市场信息,投资期最多可延长2年,使基金总寿命可达15年,体现了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特性。
 
 中国国新作为基金的主要管理方,拟出资约150亿元,是此次基金募集的重要出资方之一。
 
 企查查信息显示,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已于10月27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10亿人民币,为基金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02 投资策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央企战新基金将紧密围绕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开展投资。
 
 基金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确定的“9+6”战新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开展投资布局,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在基金发布仪式上表示,加快发展战新产业是党中央赋予中央企业的使命重托,设立央企战新基金是支持中央企业战新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基金将按照“产投结合、以投促产”打法,围绕“投早投小投硬投长期”,主要投向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03 多方响应: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此次央企战新基金的设立得到了多方积极响应。
 
 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孙硕表示,北京市把握“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抢抓未来产业变革机遇,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北京市将强化创新赋能、健全支持体系、共建开放生态、深化企地协同,为央企战新基金在京发展做好服务保障。
 
 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表示,此次与中国国新等共同发起设立央企战新基金,是打造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有益探索。
 
 他期待构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产业赋能”深度融合的战略创新生态体系,形成“投一个、带一链、兴一片”的乘数效应。
 
 04 战略意义:助推央企产业升级
 央企战新基金的设立是国资央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举措。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央企战新基金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助推央企加快战新产业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基金将支持国资央企补齐产业短板弱项、布局前沿创新,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表示,将按照“新定位、新机制、新模式、新队伍”工作方向,坚持高效规范运作,将基金打造为产业资本“放大器”、产业生态“连接器”、产业创新“探测器”、产业发展“加速器”。
 
 央企战新基金的设立不仅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更探索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期待的“投一个、带一链、兴一片”的乘数效应,正是这只基金被寄予的厚望。
 
 随着基金投入运作,资本链将更好服务产业链、创新链,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