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金九银十” 车市冲刺进行时,比亚迪、上汽破 300 万辆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0-13 15: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金九银十车市博弈:比亚迪上汽双雄破局300万辆背后的产业变局当中国车市进入传统的"金九银十"冲刺期,比亚迪与上汽集团双双突破300万辆累计销量的消息,不仅刷新了中国车企的成长速度纪录,更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重心东移的深刻变革。2025年前三季度,这两家头部车企以326万辆和319万辆的成绩领跑行业,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市场环境下,它们的竞争策略与产品布局正在重新定义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 双雄争霸:销量数据背后的增长逻辑比亚迪与上汽集团的300万辆里程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增长轨迹与市场策略。比亚迪以326万辆的累计销量略胜一筹,完成全年460万辆目标的71%,尽管9月销量39.6万辆同比下滑5.5%,但海外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成为重要亮点——前三季度乘用车及皮卡海外累计销量突破70万辆,9月单月海外销量达7.09万辆,同比激增107%。这种"国内稳盘、海外拓疆"的战略布局,使得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持续保持领先优势。上汽集团则凭借"九连涨"的强劲势头,以319.3万辆的累计销量紧随其后,同样完成全年450万辆目标的71%。其9月销量表现尤为亮眼,44万辆的单月成绩同比增长40.4%,环比增长21%,创下年内新高。值得关注的是,上汽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达18.95万辆,同比增长46.54%,前三季度累计销量突破百万大关,达108.28万辆,同比增幅44.76%,新能源业务已成为集团增长的核心引擎。两家企业的销量结构差异显著。比亚迪延续了新能源单一路线的强势表现,王朝系列与海洋系列构成销量基石,其中宋PLUS以5.1万辆的月销量成为绝对主力,海鸥、海豹等车型在细分市场持续热销。上汽则呈现多线并进的格局,自主品牌9月销量29.4万辆,同比增长50.4%,上汽通用五菱、智己汽车等子品牌多点开花,特别是智己汽车9月销量1.1万辆,同比激增77.04%,展现出高端化转型的初步成效。## 产品突围:爆款逻辑重塑市场格局在300万辆销量的背后,是两家车企精准的产品定义能力与快速的市场响应速度。上汽集团的"爆款制造机"模式在2025年表现得淋漓尽致,8-9月密集推出的新一代智己LS6、全新MG4、尚界H5等车型,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冲击力。其中,新一代智己LS6凭借27分钟锁单破万、累计订单超5万辆的成绩,刷新了高端电动车的市场接受速度纪录。这款搭载灵蜥数字底盘、800V超快充平台等百项顶级配置的车型,将价格区间锁定在19.79万-26.99万元,成功击穿了高端电动车的价格壁垒。比亚迪则依靠成熟的产品矩阵持续收割市场。王朝系列中的秦、汉、宋三大系列构成基本盘,其中秦系列以3.69万辆的月销量成为城市通勤首选,搭载第五代DM-i混动技术的宋L DM-i月均销量稳定在1-2万辆区间。海洋系列的表现同样抢眼,宋PLUS、海鸥、海豹家族三款车型月销量合计超12万辆,形成了覆盖10万-20万元主流市场的产品梯队。高端化布局也取得突破,腾势品牌9月销量1.17万辆,其中腾势D9连续三年蝉联MPV市场销冠,仰望品牌则通过尖端技术逐步打开豪华车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企业在新能源技术路线上的选择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比亚迪坚持纯电与DM-i混动并行的策略,插电式混动车型在三四线城市持续渗透;上汽则构建了纯电为主、插混为辅的产品体系,同时通过与华为合作的"尚界"品牌探索智能汽车新形态,首款产品尚界H5预售18小时订单突破5万辆,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这种技术路线的多元化竞争,共同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市场博弈:增量空间的多维争夺随着中国车市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比亚迪与上汽的300万辆争夺战已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升级为全价值链的体系对抗。海外市场成为两家企业的重要增量空间,上汽前三季度海外累计销量76.5万辆,9月单月10.1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12.2%,MG品牌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22万辆,成为当地市场销量领先的中国品牌。比亚迪则通过在泰国、巴西等新兴市场的本地化生产,快速建立起全球销售网络,海外销量占比已提升至21.5%。新能源赛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根据中汽协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渗透率有望突破50%。在这一背景下,比亚迪与上汽的新能源战略各有侧重:比亚迪持续强化电池技术优势,推出刀片电池升级版产品;上汽则聚焦智能网联技术,新一代智己LS6搭载英伟达Orin X与高通8295P双芯片,构建起强大的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能力。价格战的硝烟仍未散去,但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降价促销转向价值竞争。上汽尚界H5以15万-20万元的价格带,提供了以往30万元级别车型才有的智能配置;比亚迪则通过规模效应持续降低成本,宋PLUS DM-i将亏电油耗控制在3.8L/100km以下,形成了"技术降维"的竞争优势。这种"高配低价"的竞争策略,正在加速淘汰缺乏技术实力的中小车企,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年终冲刺:四季度竞争格局预判距离2025年收官还有三个月,比亚迪与上汽的年终销量冲刺战将更加激烈。从当前进度看,两家企业均需在四季度完成约130万辆的销量,月均销量需达到43万辆以上,这一目标极具挑战性。比亚迪可能会加速海外市场布局,特别是在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加大渠道建设;上汽则有望凭借9月上市的多款新车持续放量,新一代智己LS6、尚界H5等车型的交付量有望在四季度达到峰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多元化。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接近100万辆,增速达80%,这一蓝海市场可能成为车企新的竞争焦点。同时,智能化技术的迭代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与车企的深度合作,将催生更多具有颠覆性功能的新产品,重塑市场竞争规则。从行业格局看,比亚迪与上汽的双雄争霸格局短期内难以撼动,但第二梯队车企的追赶势头同样值得关注。一汽集团前三季度销量238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69%,长安、吉利等企业也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追赶。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临界点,中国车市的竞争将从"增量争夺"全面转向"存量博弈",产品力、品牌力与服务体系的综合竞争将决定最终的市场格局。在这场300万辆级别的巅峰对决中,比亚迪与上汽集团的竞争已超越企业层面的销量比拼,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当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当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不断提升,这两家头部企业的每一步战略调整,都在书写着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新篇章。四季度的车市冲刺战将更加激烈,而最终的销量排名或许已不是最重要的结果——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向上、突破技术壁垒、赢得全球市场认可,才是这场300万辆里程碑背后最深远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2 05:27 , Processed in 0.0664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