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保障,具体如下:筑牢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防线: 多部门联合行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信部、教育部、公安部等5部委印发《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进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守护孩子们“学、玩、穿、用、行”安全关。 紧盯生产端:在上海、江苏、浙江等产业集聚区,对食品、玩具、护眼台灯等重点品类,严格执行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强化证后监督,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企业依法整改或撤销证书。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严查来源不明、标签不规范的产品,整顿肃清假冒伪劣、“三无”等儿童和学生用品。 加强电商平台监管:督促指导电商平台对捏捏乐、水晶泥等网红玩具及磁性玩具、弹射玩具等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清理下架问题商品并报告线索,同时加强对网售儿童和学生用品的监督抽查。全力守护校园用餐安全: 压实主体责任:市场监管总局制定《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压实校长、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要求配备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规范配餐服务:发布首个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实现从食谱制定到餐后反馈的全流程规范。 开展联合检查: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综合体检”,紧盯校长履职、进货查验、加工过程等三大重点。规范校外托管机构经营秩序: 排查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深入校外托管机构,查看食品进货台账、索证索票记录,检查厨房环境卫生、餐具消毒等情况,对食品储存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规范经营行为:重点检查收费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存在价格欺诈等问题,同时监管广告宣传,禁止发布虚假、夸大宣传信息。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与教育、公安、卫健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问题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此外,各地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监管工作,如达州市成立安全工作督导小组,对校园消防、校舍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益阳市桃江县纪委监委将招生工作纳入重点监督内容,同时对校园安全领域进行全面排查。桂林市临桂区纪委监委则对校服采购、教辅征订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学生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