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及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的官方通报,2025年5月19日15时51分,该校2024级学生张某在体育课后途经B校区篮球场附近草坪时,不慎坠入化粪池,经多方全力施救后不幸身亡。以下是事件的详细情况及官方处置进展: 事件经过与原因1. 事发场景:张某与同学在归还体育器材途中,行至篮球场旁的石板路时,踩中一块覆盖仿真草皮的腐化木板。该木板实际遮盖着化粪池井口,因承重能力不足(仅能承受3-4岁儿童体重)且无任何警示标识,导致张某坠入深约6米的池中。同行同学杨飞(化名)立即呼救并报警,但因池内沼气浓度高、结构复杂,消防人员耗时3小时才将遗体打捞上岸。2. 设施隐患:涉事化粪池长期以腐化木板和草皮伪装,与周边绿化融为一体,且未设置井盖或警示标志。学生反映事发地此前常有异味,但校方未彻底整改,仅在2024年12月安全检查中发现“井盖周边塌陷”后临时覆盖木板,未采取加固措施。 官方处理与责任认定1. 校方责任:重庆市教委会同合川区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后认定,校方对化粪池井口存在重大安全问题负有严重管理责任。校方已对分管副校长李某作出免职处理,并对相关部门负责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2. 善后与赔偿:遇难学生家属在事件发生后与校方达成赔偿协议,遗体已于5月23日在老家安葬。家属表示“已谈妥赔偿,要送娃儿入土为安”,但校方未明确解释井盖缺失的具体原因。3. 校园整改: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在化粪池周边增设警戒线、警示牌,并对全校窨井、化粪池进行全面排查,更换破损井盖,强化安全标识。重庆市教委要求全市学校以此为戒,落实“一井一档案”管理,杜绝类似隐患。 社会反应与法律解读1. 舆论焦点:事件引发公众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强烈质疑,舆论批评校方“形式主义”掩盖隐患,认为“用草皮伪装化粪池无异于埋下定时炸弹”。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亿,#大学生化粪池遇难不能止步于通报#等词条登上热搜,呼吁建立常态化安全监管机制。2. 法律分析:律师指出,校方可能涉嫌违反《民法典》第1258条关于窨井管理责任的规定,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调查证实校方此前已知隐患却未整改,相关责任人可能触犯《刑法》第138条的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目前,事件未涉及刑事案件,善后工作以民事赔偿为主。 总结此次事件暴露了校园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的漏洞,官方通报明确了校方责任并采取了追责措施。重庆市教委及学校的通报已全面披露事件细节、责任认定及整改方案,后续需持续关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的落实情况,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