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盐储能领涨两市,六大概念股盘点
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的成功,正在悄然改变全球能源格局,而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已率先作出反应。
11月3日,A股市场迎来11月“开门红”,熔盐储能概念板块以6.02%的涨幅领涨所有板块。
其中,迪尔化工股价涨逾20%,东华科技以约10%的涨幅收获涨停板。这一波行情背后,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打造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次转换。
01 技术突破
这一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国际空白——首次获取钍元素进入熔盐堆运行后的实验数据。
该堆成为当前全球唯一在运行且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钍基熔盐堆是国际第四代反应堆核能系统研究的六种候选堆型中唯一的液态燃料堆,具有安全性高、资源丰富、热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
02 市场表现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11月3日钍基熔盐概念股早盘大幅走强。
宝色股份、海陆重工、浙富控股以涨停开盘,兰石重装、国瑞科技、常辅股份等涨幅居前。
熔盐储能概念板块全天表现强势,截至收盘,板块上涨6.02%,成为A股市场最亮眼的板块。
03 核心概念股盘点
通过对多家上市公司在钍基熔盐堆领域的参与程度梳理,以下六家公司在技术合作、装置研制及实验堆项目执行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宝色股份(300402)
宝色股份在钍基熔盐堆领域布局较早,2017年承制并于2018年交付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钍基熔盐堆综合仿真实验平台项目”主容器部分相关设备。
公司与中科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签订了五年合作框架协议,就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所需的高温熔盐设备的研制进行合作。
11月3日,宝色股份“20cm”涨停,成为这波行情的领头羊。
海陆重工(002255)
海陆重工承制的TMSR-LF1项目安全专设——余排换热装置顺利通过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专家组的验收。
这一设备是钍基熔盐堆安全系统的核心部件。
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将钍基熔盐堆列为重点方向。
浙富控股(002266)
浙富控股的子公司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签订了关于TMSR-LF1控制棒系统采购合同。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公司在这一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
上海电气(601727)
上海电气是国内唯一覆盖四代核电全技术路线的龙头企业,同时掌握钍基熔盐堆、钠冷快堆、高温气冷堆等四代核电技术。
公司主导钍堆二次熔盐换热装置研发,攻克了700℃高温熔盐腐蚀防护技术。
在2025年新增核电订单中,钍基相关设备占比35%,同比大幅增长。
包钢股份(600010)
包钢股份掌控的白云鄂博矿区,已探明钍矿储量达2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75%以上,远景储量超30万吨。
公司与中科院相关团队合作,掌握溶剂萃取制备核纯钍的工艺,可实现99.999%纯度的钍材料批量制备。
华菱钢铁(000932)
华菱钢铁独家研发了钍基熔盐堆安全容器用SA738Gr.B核电钢,最大厚度达150mm。
产品抗辐射与耐腐蚀性能超国际标准,已应用于甘肃武威实验堆。
04 发展前景
钍基熔盐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不需要大量水冷却,不局限于沿海地区建设,在内陆干旱地区也可建设。
这一特点特别适合我国内陆地区的能源需求,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戴志敏明确了以2035年建成百兆瓦级钍基熔盐堆示范工程并落地应用的目标。
实验堆关键设备100%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超90%。
计划2030年前建成30兆瓦研究堆,2035年实现百兆瓦级示范堆并网发电,推动商业化应用。
05 投资逻辑
钍基熔盐堆技术的突破,不仅为核电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储能市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信建投认为,储能市场有所恢复,看好储能全球共振大趋势不变。
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投资极为旺盛,主要是新能源市场化+容量电价推动。
储能累计渗透率尚不足10%,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钍基熔盐堆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十年中国有望在这一赛道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下一个十年,钍基熔盐堆或将成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而眼下这些概念股的价值重估,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