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启动,广西汽车加速驶向东盟市场
广西柳州的工厂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为一批新能源物流车贴上最后的标识,这些车辆即将发往越南和泰国——这只是广西汽车集团向东盟出口的第5000批整车。
10月27日,广西汽车集团在柳州市举行了“自贸3.0启新程 桂车出海耀东盟”发车仪式,一批新能源物流车、高尔夫球车和菱势黄金小卡即将驶往东盟市场。
就在第二天,10月2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这份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将为广西汽车产业拓展东盟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01 自贸区升级:从关税削减到规则融合
中国与东盟自2002年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至今已走过23年。
2010年,自贸区1.0版全面建成,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
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到0.6%。
2015年,双方完成2.0版升级,并于2019年全面生效实施。
经过近两年的谈判,3.0版升级议定书终于在2025年10月28日正式签署。
与之前版本相比,3.0版的最大特点是从传统的“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跃升。
这一版本涵盖9个领域,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
02 汽车出海:从产品出口到生态共建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升级的推动下,广西汽车产业加快了走向东盟市场的步伐。
广西汽车集团深耕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核心市场,截至10月27日,向东盟市场出口额已突破2亿元。
该集团副总经理沈云啸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升级,为广西企业拓展东盟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不只是广西汽车集团,其他广西车企也在积极布局东盟市场。
上汽通用五菱将东盟视为其最大且最具潜力的市场,已在印尼、越南、泰国等9个国家建立生产与销售网络。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深耕东盟市场30余年,将通过“代工包销”模式在越南、柬埔寨等4国建立散件组装工厂,规划总产能3万台。
03 规则互认:从重复认证到成本节约
自贸区3.0版将为广西汽车出海带来实质性的便利和成本节约。
在标准和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领域,3.0版首次明确在制定自身标准时可考虑参考对方标准,鼓励承认彼此合格评定结果,联合制定合格评定程序。
这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上汽通用五菱研发质量首席技术官黄训解释道:“这将减少企业在区域国家进行重复检测和认证的成本和时间,让企业更高效地将产品推向双方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
这意味着,一辆在广西生产的汽车,只需经过一次检测和认证,就能同时进入中国和东盟多个国家的市场,极大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和市场拓展时间。
04 供应链互联:从单一出口到多元协同
3.0版在供应链互联互通领域,首次在自贸协定中纳入了供应链合作单独章节,并共同作出高水平承诺。
这一变化正在改变广西汽车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的方式。
广西汽车集团已从简单的整车出口,转向了“广西研发、东盟制造”的多元化模式。
该集团已在印尼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与供应链落地;与越南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推动零部件业务首次出海。
柳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肖家勇表示,面向自贸区3.0版新征程,柳州将支持本地车企与东盟伙伴深化合作,从单一的整车出口向当地化生产、技术合作、供应链协同等多元化模式转变。
05 新领域拓展:从传统贸易到数字绿色转型
自贸区3.0版不仅关注传统贸易领域,还新增了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这将为广西汽车企业参与东盟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进程开辟新空间。
在数字经济领域,双方建立了各自缔约实践中最高水平的规则体系及合作安排,为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这些规定将促进跨境数据流动,推动认可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加强跨境电商合作。
广西汽车集团正在积极布局数字化营销渠道,通过跨境电商打造“线上出海”新通路。
在绿色经济领域,双方以全球发展倡议目标原则为引领,建立了自贸区项下的全面合作框架。
这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品在东盟市场的发展,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随着自贸区3.0版政策红利的释放,广西汽车集团副总经理沈云啸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正持续扩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重点市场的布局。”
在柳州至东盟的国际公路上,满载广西生产汽车的货车正缓缓驶向边境。
不远处,上汽通用五菱带领的17家中国产业链企业也已“走出去”,同超过60家印尼本土供应商建立合作,构筑起一条跨越山海的供应链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