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短剧收入将达110亿美元,中国独占83%市场
短小精悍的微短剧,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全球数字娱乐生态,成为移动端观众的新宠。
市场调研机构Omdia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微短剧收入预计将达到110亿美元(约合780.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几乎是免费广告支持的流媒体电视(FAST)频道收入的两倍。
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短篇剧本视频形式,微短剧通常每集只有两到三分钟并以连载形式呈现,已经成为移动优先的视频娱乐中的重要类别。
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贡献了全球总收入的83%。除中国外,美国位居国际市场首位,其次是日本、韩国、英国和泰国。
01 市场概况:微短剧的全球崛起
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内容形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观看和消费热潮。
Omdia媒体与娱乐业务主管Maria Rua Aguete在MIPCOM上发布的研究报告证实了这一趋势的迅猛发展。
微短剧成功将社交媒体的即时互动性与电视剧的情感表达深度相融合,因而在移动观众中越来越受欢迎。
DataEye的报告进一步描绘了海外微短剧市场的繁荣图景:2025年全年海外微短剧总收入有望突破45亿美元。
与2024年相比,2025年海外短剧市场增速高达164%,印证了该市场正处于用户渗透与变现效率双升的红利期。
02 变现模式:IAA、IAP、IAAP三分天下
微短剧市场的繁荣离不开其多元化的变现模式。据DataEye-ADX数据显示,IAAP(内购+广告)模式的短剧应用占比最高,且数量仍在不断扩大。
同时,IAA(广告变现)模式的短剧APP数量也逐月增加,每月占比约35%。
Omdia研究显示,全球超过60%的微短剧收入来自订阅或付费交易,通常采用免费体验后付费的模式。
微短剧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表现亮眼,可达每周20美元或每月80美元,显示出强大的变现潜力。
从海外市场来看,内购收入占比显著领先,这主要是因为海外用户对“广告干扰”容忍度低于国内,更倾向“付费去广告”。
同时,拉美、印度、东南亚等地区免费模式的崛起也拉动IAA收入增长。
03 用户规模: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尽管微短剧市场收入增长迅速,但用户规模表明这只是一个开始。
据公开数据显示,海外市场短视频用户的大盘规模将近20亿,潜在微短剧用户规模预计为9亿。
然而,当前海外市场微短剧月活用户量仅8千万,占比不足10%。
潜在用户规模是当前的11倍以上,反映出海外市场渗透率较低,可见海外微短剧市场尚未迎来大爆发阶段,成长空间巨大。
DataEye研究院认为,海外微短剧市场正处于“用户规模从‘小众’向‘大众’突破”的关键期。
短期看潜在用户的转化空间,长期看短视频大盘的渗透潜力,整体增长趋势明确且强劲。
04 区域特色:全球化与本土化并行
微短剧在全球扩张的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
海外微短剧市场从去年上半年的集中出海欧美,到如今向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扩张。
欧美稳居第一梯队,东南亚和拉美地区成为“新增长极”。
在内容题材上,女频素材占比达77.05%,男频素材仅为22.95%。
情感、都市、逆袭三大题材的热值居前,素材占比合计达70%。女频题材与都市、情感的组合,成为全球通行的爆款公式。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国内市场热门的系统、科幻、赘婿等题材在海外受众接受度较低,均未进入TOP10行列。
各地区用户偏好也差异明显:欧美观众更喜欢双男主(BL向)、双女主(GL向)黑帮、CEO、运动员等猎奇题材;东南亚偏爱家庭伦理;拉美观众喜爱逆袭爽文。
05 竞争格局:头部应用垄断市场
微短剧应用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2025年上半年,海外微短剧市场共有309款微短剧APP在投。
下载榜TOP20的APP占总下载量的78%,少数头部APP垄断了绝大部分流量。
从收入来看,ReelShort和DramaBox形成双寡头格局,内购收入均超1.8亿美元,合计收入超4亿美元,占TOP20总收入的45%以上。
而尾部APP(如Kalos TV)收入仅1951.3万美元,与头部差距超10倍,市场“马太效应”显著。
DramaBox是今年上半年下载量唯一破亿的海外微短剧APP,在东南亚、拉美和美加地区稳定增长。
头部APP通过“普适性爆款题材”覆盖全球用户;而“区域垂直型”APP则通过“小众精准题材”切割细分市场,证明“大而全”与“小而美”的内容策略在海外市场可并行。
全球微短剧的繁荣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现象,更是数字时代内容消费习惯变革的缩影。它证明了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短而精”的内容同样能够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微短剧有望成为介于社交视频和传统剧本电视之间的数字娱乐生态核心,标志着数字内容发展的下一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