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本100亿元!国有大行AIC新成员来了
国有六大行AIC布局正式集齐,邮储银行压轴入场,银行系股权投资迈入新阶段。
10月27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筹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邮投资”),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
这一获批标志着国有六大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布局就此集齐。
随着邮储银行此次获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AIC阵容将扩容至9家,包括五家国有大行和三家已获批的股份制银行。
01 AIC国家队集结
国有六大行在AIC领域的布局终于尘埃落定。
邮储银行公告显示,中邮投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将作为该行全资一级子公司管理。根据批复,邮储银行需自10月21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AIC试点于2017年启动,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首批获准设立,分别设立了工银投资、农银投资、中银投资、建信投资和交银投资。
此次中邮投资的获批,标志着国有六大行AIC布局的全面完成。
今年以来,AIC牌照扩容步伐明显加快。除国有大行外,三家股份制银行也已获批筹建AIC——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均在今年陆续获得监管批准。
02 政策驱动扩容
AIC队伍的快速扩容,背后是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支持。
2025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会议上明确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文,直接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24年9月,试点范围正式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重庆、南京等18个城市。
今年3月,政策进一步放开,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
03 深耕科技金融
中邮投资的设立,是邮储银行完善综合化经营版图的关键一步。
邮储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此举将有利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通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此前曾透露,中邮投资将打造 “四大平台”——投贷联动创新平台、科技创新长期资本平台、结构性改革债转股平台和股权投资管理平台。
这一布局旨在使其成为公司金融“1+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04 股权投资新模式
根据政策规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应通过附属机构发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形式开展股权投资。
这意味着AIC不能直接进行股权投资,而是需要通过设立私募基金的方式进行。
这种模式要求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对每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参与任何形式的资金池业务。
大型银行还要合理设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权限,严格业务审批。
05 广阔市场空间
华泰证券测算显示,以五大行AIC 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6027亿元计算,有望增加股权投资规模约36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约1800亿元。
这一数据预示着中邮投资未来的业务空间。
从实践来看,五大AIC已在积极布局。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25年以来至今,五大AIC公司共注册基金82只,超出2024年全年59只的数量。
其中,工行旗下的工银投资新增数量达30只位居第一。
国有大行在2025年半年报中也展示了AIC的进展。建行与全部18个试点城市达成合作意向,全集团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存续规模超900亿元。
中行则通过AIC股权直投、科创母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为科创型企业提供境内外股权投资超千亿元。
国有大行AIC布局完成只是开始。随着三家股份制银行的加入,以及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容的AIC阵容,中国银行业正从传统的间接融资主导模式,向“股贷联动、债转结合”的新范式转型。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空间收窄,银行亟须寻找新增长点。
股权投资权限打开,能帮助银行突破传统信贷边界,涉足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潜力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