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在英国:从借欧洲血统,到靠中国技术
伦敦街头,一辆崭新的吉利国际EX5驶过,不远处,一辆黑色阿斯顿·马丁跑车呼啸而过,这两款看似毫无关联的汽车,却因一个共同的中国名字——吉利,而改变了彼此的命运轨迹。
十年前,如果有人预言中国汽车将大举进入英国市场,很可能会被认为异想天开。但今天,这一预言正成为现实。
2025年10月23日,吉利汽车在伦敦举行品牌发布盛典,正式宣布进军英国市场。作为进军英国的首款车型,吉利国际EX5(即国内的银河E5)定价31990-36990英镑,起售价几乎是国内市场的三倍,却仍低于同级别的比亚迪ATTO3和特斯拉Model3。
01 借船出海:吉利的欧洲血统借壳之路
吉利对英国市场并不陌生。早在2006年,吉利控股就通过投资伦敦出租车公司(后更名为伦敦电动汽车公司LEVC)进入了英国。
这是一次典型的“借船出海”——通过收购具有悠久历史的英国本土品牌,吉利得以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
2013年,吉利完成对英国锰铜公司核心资产的收购,获得了这家老牌出租车生产商的所有知识产权和商标。
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段时间,伦敦出租车公司甚至面临破产危机,但吉利拒绝提供额外资金援助,显示出其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理性决策。
此后,吉利陆续战略投资了路特斯(Lotus)与阿斯顿·马丁等英国标志性品牌。2022年,吉利收购了阿斯顿·马丁约7.6%的股份,进一步深化了在英国汽车工业的布局。
通过这些投资,吉利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欧洲市场经验,也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欧洲血统”形象。
02 战略转向:从借欧洲血统,到靠中国技术
过去,中国品牌出海往往依赖价格优势。但今天的吉利,正在改写这一规则。
吉利选择以“高价值”而非低价策略进入英国市场。吉利国际EX5在英国市场的定价充分体现了这一战略,其起售价为31990英镑(人民币约30.34万元),几乎是国内市场的三倍。
为适应英国市场,吉利专门请了路特斯工程团队来标定底盘,做本土化调校。这种“全球标准,本地适应”的策略,彰显了吉利对品质的追求。
“在燃油车市场,吉利的目标是对标丰田;而在电动汽车市场,我们必须实现高于行业的增长率。”吉利汽车CEO淦家阅明确表示了其在英国市场的双重目标。
吉利不再是那个简单借用欧洲品牌血统的中国公司,而是一家融合全球资源、输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全球企业。
03 宏大蓝图:千店布局与产品矩阵
吉利为自己在英国市场设定了一个极具挑战的目标:到2030年,在英国实现年销量10万辆。对于一个尚未建立起大众市场品牌认知的新入局者而言,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吉利正快速推进销售渠道建设。目前,吉利已在英国建立25家销售服务网点。
这一数字计划在年底前翻倍至50家,并在2026年底前达到100家,形成覆盖全境的基本网络骨架。
更大的蓝图还在后面。根据规划,未来5年,吉利汽车将在欧洲市场推出15款全新车型,建立超过1000家销售网点,目标直指欧洲市场的主流汽车品牌。
在产品层面,吉利正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作战。过去,领克品牌是吉利出海的主要抓手;如今,随着银河系列产品势能逐渐释放,吉利正在构建更具层次感的出海产品矩阵。
淦家阅透露,“今年1至9月,吉利新能源车型出口同比增长214%”,显示出海外市场对吉利智能电动产品的需求正不断攀升。
04 为何英国:欧洲战略的核心支点
在欧洲市场中,吉利为何重点选择英国?“英国是吉利欧洲战略的核心支点。”淦家阅在发布会上强调。
这一选择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英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6%,已取代德国成为欧洲最大新能源车市场。
同时,英国脱欧后未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7%的反补贴税,这为中国品牌留下了一定的定价空间。
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本土没有强势的大众化汽车品牌,市场主要由进口产品主导,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态度相对开放。
这些因素使得英国成为中国品牌切入欧洲市场过程中,政策风险较低、市场门槛也相对较低的“缓冲区”。
05 全球棋局:供应链本地化与长期战略
吉利进军英国,不仅仅是销售车辆那么简单。淦家阅指出,“供应链一定要本地化,我觉得要在一个地方做好、做深的话,供应链也好,技术也好,都要扎根当地,不然形成不了这个能力。”
这种本地化战略已在吉利的英国业务中体现。目前,吉利已在英国建立独立的备件仓储体系,实现了库存管理的全流程自控零部件满足率超90%。
通过优化配送网络,平均72小时即可将备件送达二级经销商。
大举拓展海外市场,是吉利为补齐短板所做的关键战略转向。在2025年吉利汽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执行董事桂生悦坦言,
“尽管整体销量处于增长区间,但海外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成为吉利明显的短板。”
为此,吉利正在加速其全球化步伐。今年前三个季度,吉利汽车集团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6%至217万辆,其中海外出口销量达到近30万辆。
9月单月,吉利新能源海外销量达到14631辆,占集团出口总量的36%。
从泰晤士河畔驶过的吉利电动汽车,不再是西方技术的模仿者或欧洲品牌的附庸。
它们承载着中国自主研发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以及整合全球资源的底盘调校。
当年吉利借助沃尔沃、LEVC打开欧洲市场的那把钥匙,如今已铸成了自主技术的金钥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