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双方距离达成核协议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铀浓缩问题分歧严重:美国要求伊朗必须停止一切铀浓缩活动,将铀浓缩丰度重新控制在3.67%以下,甚至不允许伊朗拥有哪怕1%的铀浓缩能力。而伊朗则坚持在本土生产浓缩铀是其作为主权国家应有的权利,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明确表示,美方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言论完全脱离现实,伊朗无论是否达成协议,都将继续其铀浓缩活动。解除制裁机制存在争议:美方坚持要求伊朗先行落实一系列措施,包括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实时监控其铀浓缩速度,才会考虑解除制裁。但伊朗则将分阶段解除制裁视作谈判的底线条件,双方在解除制裁的先后顺序和具体条件上存在明显认知错位。谈判议题范围存在分歧:美国试图将限制伊朗的弹道导弹研发和地区影响力纳入谈判范围,但伊朗坚决反对,坚持谈判仅限于核问题,其目标是使美国信任伊朗核项目的和平性质并解除对伊制裁。美国设立多重谈判目标导致达成协议的难度激增。双方缺乏战略互信:美国曾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制裁,给伊朗带来巨大损失,这使得伊朗对美国的信任度极低,担心再次被美国欺骗。而美国则认为伊朗核计划具有军事目的,对伊朗的承诺和保证缺乏信心。这种战略互疑的深化,使得谈判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尽管美伊双方存在诸多分歧,但也有一些积极因素,如双方都有一定的谈判意愿,且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技术团队也展开了深入接触。不过,短期内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不大,谈判可能持续至少数月,甚至更久。
|
|